公司新聞
新聞資訊 News
公 示
來源:未知 作者:news發布日期:2016-10-24 10:40
導讀:關于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獲獎候選人王力民同志的公示
關于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獲獎候選人王力民同志的公示
經“杰出工程師獎”專業領域評審組和評審委員會評審,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王力民同志通過評審,成為2016年“杰出工程師獎”獲獎候選人。根據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獲獎候選人的申報材料需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公示如下:
公示內容:1、獲獎候選人杰出工程師獎的申報材料和所在單位的推薦意見材料。
2、關于做好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獲獎候選人公示工作的通知
公示時間:2016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
舉報受理:中國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獎勵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五層511室,郵編:100045)
受理電話:010-88656589,13311290694
受理郵箱:limeng26666@126.com
公示內容:1、獲獎候選人杰出工程師獎的申報材料和所在單位的推薦意見材料。
2、關于做好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獲獎候選人公示工作的通知
公示時間:2016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
舉報受理:中國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獎”獎勵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五層511室,郵編:100045)
受理電話:010-88656589,13311290694
受理郵箱:limeng26666@126.com
推 薦 說 明
一、杰出工程師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和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由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科基會)設立的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項,主要表彰全國在工業生產建設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其宗旨是倡導一種重視工程技術人員作用、關注工程技術人員成長的社會風尚,弘揚工程技術人員腳踏實地、敬業奉獻的精神,激勵生產建設一線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為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加快產業技術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二、杰出工程師獎的獎勵范圍包括符合下列條件的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
(一)年齡不超過65周歲;
(二)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在生產、建設一線從事產品或工程項目生產、施工、開發、設計、研究、管理等工程技術工作十年以上;
(四)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業領域中,創造性地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生產管理等方面實現自主創新,取得重大技術成果;該成果已在重要工程項目或重點產業領域得到成功運用,對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產生重大影響,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并作為主要完成人做出突出貢獻;
(五)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或在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特別突出貢獻,并在其從事的領域或行業中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工程技術人員。
三、杰出工程師獎采用推薦人推薦的辦法產生候選人。具備杰出工程師獎推薦資格的范圍包括:
(一)面向企業或生產建設領域的全國性重點行業協會;
(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承擔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高校;二、杰出工程師獎的獎勵范圍包括符合下列條件的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
(一)年齡不超過65周歲;
(二)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在生產、建設一線從事產品或工程項目生產、施工、開發、設計、研究、管理等工程技術工作十年以上;
(四)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業領域中,創造性地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生產管理等方面實現自主創新,取得重大技術成果;該成果已在重要工程項目或重點產業領域得到成功運用,對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產生重大影響,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并作為主要完成人做出突出貢獻;
(五)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或在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特別突出貢獻,并在其從事的領域或行業中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工程技術人員。
三、杰出工程師獎采用推薦人推薦的辦法產生候選人。具備杰出工程師獎推薦資格的范圍包括:
(一)面向企業或生產建設領域的全國性重點行業協會;
(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四)杰出工程師獎獲獎者。
其中(一)、(三)以單位形式推薦,(二)、(四)以個人形式推薦。
四、杰出工程師獎的推薦程序:由杰出工程師獎勵工作辦公室向推薦機構(人)發出推薦邀請函和推薦通知,并在相關媒體上公告;各推薦機構(人)按照推薦邀通知的要求,推薦杰出工程師獎候選人,被推薦人按照推薦通知要求完成相關材料準備,經被推薦人所在單位審核、推薦機構(人)填寫推薦意見,向獎勵工作辦公室寄送推薦材料;或由符合條件的工程師選擇推薦單位(人),經推薦單位(人)同意后完成推薦工作。
五、請推薦機構(人)或被推薦人于2016年8月8日前將推薦表紙質版2份寄送至科基會獎勵工作辦公室,并在網絡上提交電子版(附件部分只含附件材料目錄)。
六、《推薦表》的規格為297mm×210mm(A4紙),沒有字數限制的欄目紙面不夠可另附頁。除標題外,內容一般為宋體4號字打印。《推薦表》中關于學位、專利、獎項和論文的內容不作為評審的必須內容,如果沒有可以不填。《推薦表》和附件于左側裝訂成冊。推薦單位(人)推薦意見可單獨打印,另行裝訂。
七、推薦表需提供的附件材料包括:
(1)附件材料目錄;
(2)身份證復印件;
(3)最高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4)專業技術職務證書復印件;
(5)本人主要參與的技術成果所獲證書或評價的復印件;
(6)本人獲獎或主要參與的工程技術項目獲獎證明復印件;
(7)本人獲得其它獎項的復印件
(8)發表的重要論文、論著首頁(封面)復印件;
(9)技術成果鑒定(評價)證明復印件;
(10)技術成果推廣應用證明材料(包括合同、用戶使用效果證明);
(11)本人主要參與的技術成果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的有關證明。
八、杰出工程師獎勵工作辦公室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猛 朱家鼎 丁雪偉
電 話:010-88653589 010-88653200 010-88653180
傳 真:010-88653376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5層563室 郵編:100045
杰出工程師獎被推薦人基本情況
姓 名 | 王力民 | 性 別 | 男 | |||||||
出生日期 | 1963.09 | 民 族 | 漢族 | |||||||
學 歷 | 大專 | 學 位 | 無 | |||||||
所從事的專業技術領域 | 染整技術 | 黨 派 | 中國共產黨 | |||||||
工作單位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
技 術 職 稱 | 研究員 | 獲得時間 | 2008.03 | 授予單位 |
山東省工程 技術職務高級評審委員會 |
|||||
行 政 職 務 | 董事長 | 任 職 時 間 | 2011年12月 | |||||||
企業特性 |
■ 國有企業 □ 民營企業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外資投資企業 □ 其他 |
|||||||||
企業地址及郵編 | 山東省濱州市黃河二路819號;256617 | |||||||||
聯系電話 | 0543-3288328 | 傳 真 | 0543-3288608 | |||||||
手 機 | 137XXXX9039 | 電子郵箱 | wlm@hfgf.cn | |||||||
身份證號碼 | 372301XXXXXXXX0732 | |||||||||
在工程技術方面的主要貢獻綜述 | ||||||||||
說明:本欄目需被推薦人對本人在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簡要概述。概述限800字以內。 自1984年至今,王力民同志在科技領域方面投入極高的熱情,在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設備改造、節能減排、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及余熱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先進創新成果,提高了公司產品附加值,為公司贏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為環境保護創造了便利條件。 主要科技成就及貢獻具體如下: 1. 2015年主持國家科技科技支撐項目“低給液短流程印染關鍵技術研發技術”,獲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顯著提升印染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示范生產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顯著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總量均降低20%以上。此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 2. 2015年主持研究山東省自主創新及成果轉化專項《少水節能生態染整關鍵生產技術研發》項目,可實現一次性產品合格率96%以上,生產效率提高15%,節能30%、節水10%,減少廢水排放10%以上,節約用工50%以上。此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 3.2015年主持研究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家紡寬幅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工藝的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成功驗收,并獲得科技鑒定成果,節鹽500公斤每萬米,節水節能效果顯著,克服了水玻璃沾污的弊病,實現了軋染的連續化,提高了生產效率。 4.2014年研究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新型超仿棉聚酯纖維紡織染整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開發”成功驗收,有效緩解我國棉花資源短缺問題,提升我國現有聚酯產業綜合效能,對促進紡織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5. 2013年獲得鑒定成果“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染整新技術及產業化開發”(魯科成鑒字[2012]第1468號),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和濱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成果建立300萬米/年的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生產線,實現銷售收入12306萬元,新增利潤總額860.65萬元。節能30%、節水10%,減少廢水排放10%以上。 |
||||||||||
在國內外學術團體或行業協會任職情況 |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第三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印花技術專業委員會榮譽副主任、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專家、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國紡織天竹產業聯合會染整專家委員會專家、第二十三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染整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印染品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紡織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客座教授 | |||||||||
社會職務 |
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校外指導導師(兼職);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山東正信招標有限責任公司評標專家;《印染》雜志特約作者;《印染》雜志專家委員會委員;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第三屆特約監督員。 |
|||||||||
簡 歷 |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 | 在何單位(學校)任何職(讀何專業) | ||||||||
1984.07-1987.06 1987.05-1997.08 1997.08-2000.02 2000.02-2003.05 2003.05-2008.12 2008.12-2011.12 2011.12-2015.03 2015.03-至今 |
中國廣播電視大學 工程技術專業 濱印集團網印車間 技術主任,主任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處處長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
獲得專利情況 | |||||||||||||||
專利號碼 | 專利名稱 | 專利類型 | 專利申請人 | 發明人 | 專利申請階段 | 專利范圍 | |||||||||
ZL201410230401.6 | 一種竹粘膠纖維織物的冷扎堆染色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310384130.5 | 一種天絲棉彈力混紡織物三防整理的方法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310725093.X | 印染污泥一體化處理的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216904.9 | 印染織物阻燃整理的方法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497932.2 | 一種處理高濃度印染退漿廢水及好氧剩余污泥的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110417266.2 | 一種織物同步退漿、精練與漂白的方法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497799.0 | 一種利用溴化鋰吸收熱泵技術綜合處理印染廢水的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497662.5 | 一種零污泥排放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497605.7 | 一種利用粉煤灰進行高濃度退漿廢水厭氧處理的工藝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ZL201210257111.1 | 一種側風式織物連續軋染用烘室 |
發明 專利 |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 王力民等 | 授權 | 中國 | |||||||||
其他知識產權情況 | |||||||||||||||
說明:本欄目被推薦人可就已獲得的非專利形態的知識產權情況做一說明。 無。 |
|||||||||||||||
論文發表情況 | |||||||||||||||
論文題目 | 期刊名稱 | 發表時間 | 第幾作者 | ||||||||||||
天絲/羊毛/棉混紡織物的染整加工 | 印染 | 2012 | 一 | ||||||||||||
pH值控制劑65在印染加工中的應用 | 印染 | 2012 | 一 | ||||||||||||
固色堿對活性染料冷軋堆染色的影響 | 紡織導報 | 2011 | 二 | ||||||||||||
染液穩定劑DA-GS710在冷軋堆活性染色中的應用 | 印染 | 2011 | 二 | ||||||||||||
棉織物低溫前處理技術 | 印染 | 2012 | 四 | ||||||||||||
PBT彈力纖維與海島纖維織物印染加工研究 | 佶龍機械第十屆全國印染行業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 | 2011 | 四 | ||||||||||||
低溫氧漂前處理技術 | 第九屆全國染整前處理學會研究會論文 | 2011 | 四 | ||||||||||||
提高氟系易去污整理親水性工藝探討 | 染整技術 | 2016 | 五 | ||||||||||||
羊毛/棉/粘膠混紡織物前處理工藝 | 印染 | 2013 | 五 | ||||||||||||
曾獲專業方面獎勵情況 | |||||||||||||||
獲獎時間 | 獲獎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 | 獎勵等級 | 授獎部門 | 獲獎排名 | ||||||||||
2011.12 | 棉冷軋堆染色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1 | ||||||||||
2013.12 | 紡織品低溫快速前處理關鍵技術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1 | ||||||||||
2013.10 | 紡織品低溫前處理關鍵技術 |
中國紡織工業 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中國紡織工業 聯合會 |
1 | ||||||||||
2013.10 | 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染整新技術及產業化開發 |
中國紡織工業 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中國紡織工業 聯合會 |
1 | ||||||||||
2011 | 滌棉工裝高牢度、功能化整理面料的產業化開發及應用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山東省人民政府 | 1 | ||||||||||
2014 | 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染整新技術及產業化開發 |
山東省科學技術 情報獎 |
二等獎 |
山東省科技 情報所 |
1 | ||||||||||
2012 | 棉型織物低溫漂白關鍵技術 |
山東省科學技術 情報獎 |
三等獎 |
山東省科技 情報所 |
3 | ||||||||||
2011.12 | 真蠟產品珠光粉印花技術的產業化開發 | 濱州市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濱州市人民政府 | 1 | ||||||||||
2011.12 | 多功能整理天絲、滌休閑面料的新技術 | 濱州市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濱州市人民政府 | 1 | ||||||||||
曾獲其它方面獎勵情況 |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授獎部門 | |||||||||||||
2016.06 | 紡織工業勞動模范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
2016.06 | 山東省優秀黨員 | 山東省委 | |||||||||||||
2014.08 | 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 | 山東省總工會 | |||||||||||||
2013.12 | 第三屆“低碳山東功勛人物” |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 |||||||||||||
2013.07 | 全國紡織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 |||||||||||||
2013.02 | 政府特殊津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
2012.06 | 山東省優秀企業家 | 山東省企業聯合會 | |||||||||||||
2012.05 | 第四屆山東省十大杰出工程師 | 山東省科學技術學會 | |||||||||||||
2012.04 | 濱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 | 中共濱州市委、濱州市人民政府 | |||||||||||||
2011.04 | “十一五”山東紡織優秀創業企業家 | 山東紡織企業聯合會 | |||||||||||||
2011.02 | 優秀企業家 | 中共濱州市委、濱州市人民政府 | |||||||||||||
主要工程技術成就和成果轉化業績 |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棉冷軋堆染色新技術及關鍵裝置的研究開發”:屬于產學研合作開發項目。項目屬于紡織科學(染整工程)技術領域。本項目通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對冷軋堆染色技術的設備、工藝、染料和助劑等進行了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突破了冷軋堆染色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并實現了產業化;項目研發了冷軋堆染色智能化裝備,首次發現并實現了通過控制染液與布卷的相對溫度保證產品質量,徹底顛覆了國外冷軋堆必須分別控制染液和布卷絕對溫度的理論;創新性地研發了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自動檢測調控系統、均勻混液循環調控系統、專用縫頭裝置和打卷張力自動控制系統;項目創立了全新的冷軋堆染色工藝體系,創新的打樣方法具有快速、可靠、符樣率高的特點,工藝配方數據庫系統完整,發現了打小樣配方修正規律,提高了工藝穩定性、可靠性和實際生產的快速反應能力;項目建立了最佳工藝參數體系,首創了多組分纖維冷軋堆染色工藝,研發了高溶解度、高穩定性的系列活性染料和專用助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對該項目進行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進行了集成創新,技術處國際先進水平。本項目獲得授權專利1項,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王力民第一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進步一等獎。本項目節能減排效果優于常規軋染染色和國外冷軋堆染色,與常規軋染染色相比節水15%,節電20%,節汽20%,與國外冷軋堆染色相比節電10%,節約染化料3%。項目極大的拓寬了冷軋堆染色工藝的產品適用范圍,從只能生產純棉深色厚型窄幅織物,發展為可生產多組分纖維、淺至特深色、薄至厚型、窄至寬幅等多種規格織物。項目還顯著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工藝水平,冷軋堆染色一次成功率由原先的70%提高到95%。截止到2013年底項目共實現銷售收入17.6億元,新增利稅1.8億元。該技術已在廈門華倫印染有限公司、愉悅家紡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進行推廣應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公司召開技術現場推廣會,在全行業大力推廣該項技術,該項目的推廣應用提高了我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和工藝技術水平,為我國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積極的推動作用。王力民同志是本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提出了總體思路,對本項目的染色工藝及關鍵裝置的研究提出具體指導、方案制定等,對染色工藝參數的制定提出了決定性意見,對項目的推廣、應用進行技術指導。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棉型織物低溫漂白前處理關鍵技術”:本項目是與東華大學產學研合作項目,項目屬于紡織科學(染整工程)技術領域。突破雙氧水活化劑的低溫制備關鍵技術,率先將雙氧水的漂白溫度從98~100℃以上降低至50~80℃,節能效果顯著,實現生物酶煮練漂白的一浴法加工,研究低溫漂白工藝及裝備;降低棉型織物漂白過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技術發展,對傳統的印染行業升級改造起到重要示范作用;該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共申請4項專利,其中授權3項。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示范線推廣已應用到1億米,可節水40000噸,減少廢水排放36000噸。按現行供水價3.50元/m3、污水處理成本2.0元/m3計,直接經濟效益顯著。該技術已在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愉悅家紡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進行推廣應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公司召開技術現場推廣會,在全行業大力推廣該項技術,該項目的推廣應用可顯著降低紡織品前處理能耗,減少COD排放,對推動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及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王力民同志是項目的負責人,負責項目的總體規劃并組織實施,研究開發低溫漂白專用助劑、篩選生物酶精練助劑,實現紡織品低溫高效去蠟,賦予低溫前處理織物優異的潤濕性,對成功開發織物低溫系列前處理工藝起到重要的作用! 山東省科技計劃政策引導類項目“1500m3/d高濃度退漿廢水厭氧生物處理項目”:該工程技術成果來源于本企業自主研發。所屬領域環境工程領域。項目利用微生物細胞固定化技術-污泥顆粒化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的分離,從而延長了污泥泥齡,保持了較高的污泥濃度;采用三相分離器收集沼氣,同時使分離器內的顆粒污泥沉淀下來,將性能良好的污泥保留在反應器內;采用氣提式排泥裝置排出 UASB 反應器內剩余污泥。該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論文1篇,主要應用于紡織印染行業中印染廢水處理。本項目是朝著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循環利用的方向發展,不但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盡可能小的程度,而且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項目的實施,退漿廢水實施厭氧處理,沼氣綜合利用后,年節約運行成本降低231.6萬元,沼氣綜合利用可節約標煤1716噸/年,合計年產生經濟效益420萬元。污染物排放大大減少。按處理規模1500m3/d,每年減少CODCr 污染物排放量為:957噸/年。項目進行了退漿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升級改造和沼氣回收利用,降低處理成本,實現節能減排,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印染行業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被推薦人王力民同志在本項目中為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主持研究該項目的核心技術,從實驗室研究到大試等各方面都起到核心領導的作用。 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年產50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及節能減排關鍵染色技術開發應用項目”:企業自主開發項目,屬于紡織科學(染整工程)技術領域。項目購置節能設備,建設軋酶冷堆加低溫漂白生產線、低溫煮練加低溫氧漂生產線、低浴比氣流染色生產線、濕蒸無鹽固色染色生產線、冷軋堆染色生產線、節能特寬幅印花生產線、涂料印花生產線、低帶液率泡沫后整理生產線、防水防油防污及多功能復合等功能性整理生產線;并對印染生產過程全流程的網絡監控系統和在線管控技術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紡織品加工水平,實現低碳經濟。建成以節能減排為目標的年產5600萬米高檔印染面料生產線;實現年節電415萬千瓦時,節水22萬噸,節蒸汽4.4萬噸,節煤2796噸,綜合折標煤6927噸。該項目節能降耗效果顯著,達到項目預期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實現企業資源的良性循環利用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該項目具有重大的意義。被推薦人王力民同志在本項目中為項目的負責人,提出了總體思路,對本項目節能減排生產線的制定提出指導方案,主持研究該項目的核心技術,對項目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數字華紡”升級工程:本技術成果來源于引進技術本企業消化創新,屬于紡織行業自動化項目,公司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先后投資7000多萬元,根據目前現狀并調研國內外現有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研究管理信息化(ERP)、生產自動化(綜合檢測控制信息系統;能源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營銷網絡化和設計數字化。該技術是依靠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建設一個開放、共享、協同的數字信息化的管理環境,充分發揮企業信息資源的綜合優勢,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填補我國紡織印染行業打造數字化企業的空白。項目申請專利3項,該技術主要應用在印染行業,項目有效實現了集成創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節能減排等方面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降低制造成本8%,節能減排年效益750萬元。王力民同志是本項目的總負責人,提出了總體思路,在 “商業智能”分析系統和“智慧紡織”戰略管理系統的建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制定、產品生產/銷售和新產品研究開發提供智慧保障。 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家紡寬幅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工藝的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產學研合作開發,屬于染整技術,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列入第九批中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推薦目錄。項目研究家紡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智能化裝備,解決了目前因濕蒸無鹽染色設備存在的較多問題導致的產品左中右色差、前后質量不穩定;系統研究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自動監測裝置,解決了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波動帶來的染色疵病;系統研究均勻混液循環裝置,解決因染液不勻、染料水解造成的布面透染性差及前后差;計劃自制設計組合成濕蒸無鹽固色的設備,先把用于冷軋堆染色用的染色設備移到水洗機的前面,包括冷軋堆染色用的比例泵裝置也一同移動,使染料和堿劑在高位槽分開化料,能通過比例泵混合進入料槽。通過反復測試染料、助劑性能,篩選適合濕蒸無鹽染色工藝的活性染料和固色堿劑,保持染液的穩定性,解決了固色率低的問題。濕蒸染色工藝的研究開發,創新性的研發快速打樣方法,設計并建立最佳工藝參數數據庫,提高符樣率和生產效率。省去預烘烘干單元,改變為“軋、蒸、洗”濕蒸無鹽固色工藝,織物染透性好,操作方便,大、小樣重現性好,便于質量控制,省時高效、節能降耗。建立家紡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技術產業化應用兩條生產線,實現年產量達1200萬米,銷售收入2.4億元,新增利潤總額達3019萬元,新增利稅3679.7萬元。實現節約蒸汽20%,節水 10%,節電20%。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的明顯。被推薦人王力民同志在本項目中為項目的負責人,提出了總體思路,對本項目濕蒸無鹽生產線的制定提出指導方案,主持研究該項目的核心技術,對項目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濱州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溫度自調新型纖維生產及產業研究”,企業自主研發,所屬領域染整技術,項目淘汰傳統的前處理工藝,采用新型環保的復合酶加雙氧水相結合的退煮漂前處理工藝技術,處理效果好并且不損傷面料功能;采用氣流染色機染色達到面料飽滿、柔軟、厚實的手感;并通過對每一缸染料的在線監測與管控,減少缸差,提高溫度自調新型纖維面料的一次成功率;通過大量的實驗優化篩選染化料以及相關的助劑,以實現水洗、日曬、摩擦等各種牢度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者超過國際、國內標準。在加工工序過程中,烘干工序全部采用松式烘干保證了布面質量和內在物理指標,賦予溫度自調新型纖維面料自然彈力的最佳效果。整個加工及后整環節,對其工藝條件均實施在線監測管控技術進行質量跟蹤,達到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產品的一等品率;在后整理中,對織物進行酵洗處理,使織物紋路清晰,布面光潔,再進行多樣功能化整理,使溫度自調新型纖維面料具有自然涼爽舒適、透氣性、染色性、吸濕排汗性、懸垂性好的特點。項目實現年產量達500萬米的應用示范線,新增銷售收入14035萬元,利稅合計1258萬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同時,汽流機染色的應用還能實現年節水1.98萬噸以上,節省蒸汽4800噸以上;節水、節能、經濟效益顯著。被推薦人王力民同志在本項目中為項目的負責人,提出了總體思路,對本項目新型纖維的研發的制定提出指導方案,對項目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
被推薦人所在單位是否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 | |||||||||||||||
2008年5月,汶川發生地震災害后,王力民第一時間組織班子成員討論救災行動,第一時間安排救災物資的生產與捐助,代表公司捐贈322.19萬元的救災物資;他本人繳納特殊黨費2000元;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災害后,王力民代表公司向捐贈價值25萬元的救災物資;他本人為災區捐款500元;2014年8月,云南魯甸發生地震后,王力民組織行政班子討論,決定向災區提供價值32萬元的應急救災物資,于8月6日舉行簡短起運儀式;他本人為災區捐款1000元;2015年8月,王力民與班子討論并經職代會臨時會議通過,向濱州市慈善總會認捐慈善基金1000萬元,每年捐贈慈善基金利息50萬元;王力民還代表企業或以個人名義,多次參加農村“結對幫扶”行動,參與“劉海霞愛心工作室”走進特殊學校、敬老院等獻愛心,每年堅持帶頭參加“慈心一日捐”活動。此外,他主動為家庭遇到特殊變故或困難的邢相亭、任香、程建龍等眾多員工家庭捐獻愛心款……公司通過一系列行動,鑄就了公司的特色文化與特色品牌,使企業達到了穩健、和諧的發展目標。榮獲履行社會責任“優秀企業”, 全市扶殘助殘“先進單位”,濱州市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
被 推 薦 人 聲 明 | |||||||||||||||
本人對以上內容及全部附件材料進行了核查,對其客觀性和真實性負責。 被推薦人簽名: 年 月 日 |
|||||||||||||||
被推薦人所在單位推薦意見 | |||||||||||||||
對被推薦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評價 |
王力民同志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刻苦鉆研專業技能,在思想上、技能上不斷地完善自己,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持了良好的道德風尚。長期以來,他帶領公司技術團隊堅持務實求真,創新發展,科技工作碩果累累,為公司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大量卓越成績,從而確定了企業在國內同行業的龍頭地位,為行業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意推薦王力民同志為紡織行業“杰出工程師”! | ||||||||||||||
對被推薦人在工程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技術成就及其貢獻的評價 |
王力民同志為染整技術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是行業的技術領軍人物,對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品價值、實現節能、減排、節水、降耗、生態綠色生產等產生重要影響,對產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意推薦王力民同志為紡織行業“杰出工程師”! | ||||||||||||||
對被推薦人在工程技術領域所獲的主要技術成果應用效果的評價 |
王力民同志帶領企業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行業攻關課題,并在全國率先推廣,技術成果應用效果顯著,使公司成為行業的示范單位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對染整行業的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意推薦王力民同志為紡織行業“杰出工程師”! | ||||||||||||||
對被推薦人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方面所作貢獻的評價 |
王力民同志在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設備改造、節能減排、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及余熱回收等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創新成果,提高了公司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為公司贏得新的利潤增長點,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環境保護創造便利條件!同意推薦王力民同志為紡織行業“杰出工程師”! | ||||||||||||||
本材料內容是否可以公開 |
■ 可以公開 □ 不可以公開 |
||||||||||||||
負責人(簽章):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責任編輯: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