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新聞資訊 News
華紡股份2016年度企業質量信用報告
來源:未知 作者:news發布日期:2017-05-13 14:35
導讀:華紡股份2016年度企業質量信用報告
第一部分 報告前言
u 報告內容客觀性申明:本報告內容真實可靠,本公司保證報告所公布的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情況不存在任何誤導性陳述及虛假情況,并對其內容的客觀性、真實性負責。
u 報告組織范圍: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所屬各分公司。
u 報告時間范圍: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為保持報告連貫性與可讀性,部分內容延伸出上述時間范圍。
u 報告發布次數及周期:
本年度報告為第一次發布,2016 年起每年度一次。
u 報告數據說明:
本報告中財務數據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并按照《內部審計準則》進行審計。
報告中的財務數據以人民幣(CNY)為單位,如需轉換為美元或歐元,建議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率計算。
u 解答報告及其內容方面問題的聯絡人及聯絡方式:
聯絡人:郭慶祥,聯絡電話為0543-3288252。
u 報告獲取方式:
本報告為電子版形式,電子版可在公司網站www.biffair.com下載閱讀。
董事長致辭
尊敬的各界朋友:質量是華紡的生命線。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始終致力于“質量華紡”建設,確立了以“人文華紡、綠色華紡、質量華紡、數字華紡、國際華紡、百年華紡”為愿景,以“高品質紡織品締造者,健康時尚生活倡導者”為使命,以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管理為主線的企業核心內容,不斷推進企業的質量進步和整體發展。
質量是華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公司建立起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多年來能夠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很重要一條要歸功于對“質量華紡”的打造。企業內部形成面向市場的十七個分、子公司做為責任主體和清晰的八大管理體系的組織架構,以及相對完善的系統、標準與流程,使質量管理從粗放式管理走向了精細化、系統化、標準化,既實現了持續改進質量的目標,又形成了面對市場的快速反應、積極應對的局面。“質量華紡”的打造過程,對企業思維轉換、管理風格形成以及企業品位提升,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質量是華紡的核心文化。公司貫徹全面質量管理思想,走專精之路,努力追求質量極致,全員樹立起“質量第一”的思想和“質量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質量上的事再難也要做好”的意識。近年來,公司通過持續深化精益生產和推進標準化操作與管理,將每一項工作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動作加以標準化分解,以保證每一項工作、每一批產品達到優質水平。通過推行以質量指標為主導的“機組作業法”和“單機臺勞動效率競賽”等工作,使廣大員工樹立起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識”。
質量是華紡的誠信與責任的體現。公司把質量看作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以對社會負責、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對全民負責、對環境負責、對發展負責等多個方面的負責態度與內容,全方位融合質量、誠信與責任的理念。公司講求每一米產品符合質量標準,同時傾力把質量、誠信與負責做成具有自身內涵的品牌。公司在先后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 (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面料、服裝、床品等產品,獲得Oeko-Tex Standard 100國際環保紡織品認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首批認定為“白名單資質”等基礎上,于2013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并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示范企業”。
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堅強后盾。擁有自身質量管理體系、品牌運營團隊、設計研發團隊和生產銷售團隊,公司品牌商標已在中國、美國、歐盟、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注冊成功,被山東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山東名牌”稱號。
公司在推進整體發展和轉型升級進程中,將持之以恒地提升“質量華紡”建設水平,在質量制度上進一步加以完善,在技術創新上進一步加以推進,在質量文化上進一步加以引導,確保質量發展目標和社會綜合效益的實現。公司將在推動質量華紡整體發展的征途上闊步邁進,矢志不移地追求產業報國的理想。
董事長 王力民
企業簡介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國三角洲宜居城市——濱州,至今具有40余年沿革歷史,2001年9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448),是中國紡織印染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公司以“一體兩翼”為發展布局,致力于打造“質量華紡”,產業涉及紡織、印染、家紡成品、服裝、熱電及金融和信息服務等領域;主要產業項目年產能分別為:印染布2.8億米,花色品種達10000余個;現有環錠紡4萬錠、緊密紡2.8萬錠;床品類產品2070萬件(套);服裝300萬件,產品出口比重80%以上。公司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全力推進“質量華紡”建設,在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質量提升、節能減排、市場開拓、品牌運營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協同推進,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紡織工業(山東)紡織品檢測中心,建有工程技術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華紡-東華智慧紡織實驗室,是“中國印染產品開發基地”、“山東省印染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確認的“打假扶優重點保護企業”。公司以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為管理主線,全面推行質量建設,先后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 (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產品獲得Oeko-Tex Standard 100國際環保紡織品認證和“白名單資質證書”,多項質量成果、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省部及市級科技進步獎,“棉冷軋堆染色關鍵技術的應用及產業化”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公安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指定“專用面料生產企業”。擁有自身質量管理體系、品牌運營團隊、設計研發團隊和生產銷售團隊,公司品牌商標已在中國、美國、歐盟、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注冊成功,被山東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山東名牌”稱號。
公司以“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為理念,把打造“質量華紡”為核心,以完善“質量保證”為基礎,以“家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主題,技術委員會、設備委員會、能源委員會、安全委員會、輪班聯合會等組織,成為傳導“質量華紡”的紐帶,敬業、責任、擔當、感恩、成長是“質量華紡”和“家文化”建設的主題詞。公司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先后向汶川、玉樹、魯甸等地震災區和國家慈善組織捐款逾千萬元;“領航時代”志愿者團隊每年向社會提供志愿服務5000多小時;近千名員工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加入“中華骨髓庫”。公司成立了以普通女工命名的“劉海霞愛心工作室”,先后多次救助四川、西藏等地貧困兒童,走進濱州特殊教育學校、社會福利院獻愛心,經驗被山東省輕紡煙草工會在系統內進行重點介紹。
公司先后由中國建設銀行山東分行授予“AAA級信用企業”,中國海關認定為“海關AA類管理企業資格”,山東省工商局授予“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全國輕紡煙草工會聯合授予“中國紡織行業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公司以對社會、對國家、對股東、對員工、對企業、對全民、對環境等多方面的負責態度,于2013年8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了自身的社會責任報告,并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示范獎”;連續多年躋身“中國印染行業二十強企業”。2013年,公司以整體發展和質量保證的卓群表現,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稱號,2015年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公司名稱:華紡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時間:1999年9月
法定代表人:王力民
股票上市地: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
股票簡稱:華紡股份
證券代碼:600448
總部地址:中國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黃河二路819號
聯系電話:0543—3288252
傳 真:0543—3288206
郵政編碼:256617
電子信箱:gqx@hfyr.cn
公司網站:http://www.biffair.com
第二部分 報告正文
1. 企業質量理念
公司以“高品質紡織品締造者、健康時尚生活創造者”為使命,以“落實卓越績效管理,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為管理主線,秉承“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企業理念,不懈追求“人文華紡、綠色華紡、質量華紡、數字華紡、國際華紡、百年華紡”的美好愿景,恪守“求學、求知、求真、求實”的作風信條。公司的價值觀:客戶至上,尊重員工,勤力務本,結果導向,團隊協作,質量保證。
公司的工作目標:質量提高,生產穩定,員工受益,企業發展。
公司的工作方針:質量持續改進,穩健經營,嚴字當頭,落實一個“干”字。
公司的一體化方針:科技先導,提高品質;精染細制,顧客滿意;清潔生產,回報環境;關愛員工,健康安全;節能提效,遵規守法;創新發展,尊重知識;持續改進,追求卓越。
·以科技為先導,設計和開發新產品,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贏得顧客和相關方的信任;
·進行有計劃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知識產權意識與基本操作技能;
·以相關方需求為導向,持續提高質量、改善環境、改善員工的健康安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員工的知識產權意識;
·遵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在確保質量原則下,致力于污染預防,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減少事故,改善工作環境,做好知識產權管理。
2.企業質量管理
2.1 質量管理機構
2.1.1 各部門質量職責2、質量管理機構圖如下:
2、各層級和部門質量職責
(1)總經理的質量安全責任:
a) 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與權限,對本公司提供滿足顧客及相關方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負主要責任;
b) 公司總經理指定高層領導之一的質量總監為質量管理者代表,授權其承擔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
(2)管理者代表(質量總監)的質量管理職責:
a) 確保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
b) 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報告管理體系的業績和改進的需求以及來自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信息;
c) 在公司內部提高員工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意識;
d) 領導內部管理體系審核工作,保持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e) 就管理體系有關的事宜與外部各方進行聯絡溝通。
(3)公司質量部為專職質量管理部門,對公司產品負全面責任:全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策劃、運行過程中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監督和驗證,不合格品的評審和處置管理,管理公司監視和測量設備并組織校驗,原輔料的檢驗,搜集并宣貫標準,客戶投訴的處理。
(4)公司供應鏈負責公司的供應商管理、采購管理,對采購產品負主要責任。
(5)運營部負責公司的計劃管理、設備管理、技術管理,對日常生產過程控制負主要責任。
(6)工程部負責技術研發、項目建設、流程工藝、新技術應用、化學品檢驗。
(7)人力/行政部負責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和操作人員能力培訓、文化中心負責全公司內部質量文化宣傳工作。
(8)財務部負責各類成本管理,保障質量管理資金運行,依規進行會計管理、依法稅務結算和納稅工作。
(9)營銷發展部負責公司內產品銷售,依據華紡生產能力與客戶進行質量標準對接以及銜接貨單要求和貨單質量評審工作。
(10)各運營分公司負責按貨單質量標準組織生產,進行過程質量控制、改進,按交期交付出客戶滿意的合格產品。
(11)內審員負責質量體系管理的監督評審工作。
2.1.2 相關激勵措施
1、職業發展通道建設——主要以公司架構、崗位設置為依托,對所有崗位分為管理、營銷、操作、技術、職能支持五大序列,結合公司薪酬管理體系和績效管理機制,為人才的職業晉升和調整做好規劃設計,通過人才的職業晉升達到公司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2、績效管理系統建設——通過對工作業績和能力態度兩個方面的考核機制,按照月度實施工作業績KPI考核、季度或年度綜合能力態度測評相結合的方式實施。
3、質量持續改進CQI及創新、競賽的獎勵:
a) 對參與CQI項目、勞動競賽及創新工作的所有個人及團隊,根據項目完成后具體產生的實際收益和目標達成的程度實施獎懲(獎勵額度:初步參照產生收益的5-10%予以獎勵);
b) 部門負責人或項目發起人,按照小組成員對項目目標的完成有突出貢獻、其次、一般三個層級明確獎勵比例,匯總明細交質量改進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交由總經理批準,報人力資源部和財務備案實施(詳見CQI、創新、勞動競賽獎懲明細表);
c) 項目結束后,經質量改進領導小組審核明確實際收益,對于未完成既定目標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表現較差者,按照在項目中所擔負的不同責任予以相對應的考核(詳見CQI、創新、勞動競賽獎懲明細表)。
![]() |
完成獎勵 | 備注 | |
倡導者 | 獎金額=項目收益×(5-10)%×目標完成率 | 10% | |
教練 | 15% | ||
小組長 | 15% | ||
成員 | 60% |
2.2 質量管理體系
2.2.1 構建多層級質量保證體系2009年6月導入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制定質量管理各項措施和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全面運用質量管理體系、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加強產品質量建設,推動企業持續發展。依循“質量華紡”的愿景,按“100-1=0”的質量思路控制產品質量,保障產品符合客戶標準和市場需求。
2.2.1.1 原輔料質量的“走出去管控”:在穩定進廠原輔材料按5%標準抽驗的基礎上,加大走出去檢驗控制,通過對重點供應商的現場質量評審,指導或培育供應商質量管控能力,從而提高供應商質量控制標準,原輔材料質量符合率達到98%以上;不符合材料由供應商負責退換貨,通過供應商定期評審淘汰無改進、改進慢的供應商,從而優化供應梯隊,達到與供應商共同成長及合作共贏的局面。
2.2.1.2 過程的質控與防控結合: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處理的,公司在質量部向下推行質量防控措施不斷更新,從原先的全面質檢到整理全檢,質量部抽檢模式逐步取得實效;從原先的工藝檢查到目前的產前分析與預控措施并行的生產控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把質量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目前的預控措施實施率和質量穩定率成比同步上升,重點難點貨單的產前分析和預控預測實施率達到100%。
2.2.1.3 從產品檢驗到客戶服務的轉變:公司質量部從原先的質量檢驗把關逐步過渡到代表客戶檢驗的立場改變,在客戶服務中心向下展開以客戶質量要求進行檢驗,客戶驗貨準確率高達100%,并且針對客戶的意見或建議展開內部質量改進,從而達到客戶滿意,重點貨單抽驗率8%及AQL2.5標準展開。公司實驗室取得CNAS認可,與BV、ITS、SGS等檢測能力看齊,內在質量準確率高達100%,并且公司每年定期展開2次客戶滿意度調查活動,聽取客戶對華紡的質量需求,從而調整公司內部質量控制標準和生產工藝等,滿意度逐年上升。
2.2.1.4 體系化運作與內審控制:按照八大質量原則貫徹質量管理體系工作,通過對既定的體系規范和部門職責、工作標準的內部審核和CQC的外部審核,保障了公司質量體系的健康運行,從而保障了產品質量的符合性。近15年來,質量體系審核通過率達到100%。結果好不是真好,過程好、結果好才是真的好。
公司的質量誠信就是符合客戶要求,也就是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近幾年以來,公司的面料產品、服裝產品、家紡產品、紗線產品等上級質監部門的抽檢合格率100%,也未發生過因質量漏控造成客戶的重大損失事故。在客戶眼中,華紡就是質量。
2.3 質量安全風險管理
2.3.1 來料風險管理2.3.1.1 公司成立供應商管理部,牽頭對供應商進行現場評審,確保源頭質量管理符合采購要求,從源頭上切斷質量隱患;
2.3.1.2 規范來料抽檢,坯布檢驗、物資檢驗、技術研究院對進廠的坯布、輔料、染化料進行進廠的合格檢測,合格后入庫,不合格將退貨處理;
2.3.1.3 在生產過程中,坯布檢驗、物資檢驗進行過程的質量跟蹤,出現質量問題,及時與供應商對接處理,保證產品質量。
2.3.2 過程評審
2.3.2.1 運營質控對生產運行進行評審,三班全程監督,出現問題及時由質控工程師協助處理,確保運行質量;
2.3.2.2 質量部對質量體系運行進行監督評審,確保制定的流程標準、程序文件、質量手冊正常使用,系統運行穩定。自2014年以來,已經對公司范圍內所有部門、所有過程進行了多次評審,制度執行評審覆蓋率為100%。
2.3.3 過程質量檢測
檢測中心根據最終客戶的內在質量要求,對半成品、成品進行內在指標的檢測,對生產的半成品質量問題和最終產品的合格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和保證。
2.3.4 最終檢驗及客戶服務管理
質量部下設的成品檢驗、縫制品管檢驗,按照客戶標準,參照國家和國際標準,對公司的印染成品和縫制成品進行QC的抽箱檢驗,是最后一道把關程序,確保成品到最終客戶手里的質量合格,杜絕質量查詢的隱患。對客戶投訴進行評審,督促車間分析存在的問題,杜絕質量隱患。
2.3.5 生產系統的自動化改造和控制
自動化改造將質量隱患控制在運行過程中,實現了全天候無死角控制。例如在絲光過程實現了自動配堿、調漿過程實現了電腦控制自動調漿、生產數據自動采集、指導水、蒸汽、染化料濃度變化,破洞報警系統的運用,實現了人眼所不能達到的全過程、無死角控制;縫制車間設置的檢針系統、花布整裝車間設置的打包機自動稱量系統及商標自動包裝機等,都大大降低了發生產品質量問題的概率。
2.3.6 通過知識產權體系管理認證等行為來保障合法權益
公司進行了知識產權體系管理的認證審核并取得審核通過證書,對印染布及其成品的設計專利、品牌、商標的知識產權管理活動進行了保護,防止出現侵權和被侵權的法律糾紛產生。
2.3.7 建立健全客戶信息收集、處理、反饋機制
公司成立了客戶服務中心,配備具有多年營銷管理經驗的人員專職為客戶服務;建立了質量改進系統,全面收集客戶的質量需求、建議及投訴等信息;在內部建立信息處理流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實現在OA系統上的信息控制,將處理后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客戶。
2.3.8 通過設立法務部貨單合同評審,降低合同風險,確保質量要求達標
3. 企業質量誠信
3.1 質量承諾
3.1.1 嚴格遵守質量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公司按照國家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保證公司生產的產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1.1.1 公司在生產紡紗、印染布、服裝、家紡產品時,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強制性標準,并建立特殊質量保證體系,保證產品標準的有效落實;
3.1.1.2 公司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修訂,并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
3.1.2 通過多項國際質量認證,適應市場通行法則
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Oeko-Tex Standard 100國際環保紡織品認證、被中紡聯授予首批白名單資質證書,并成為公安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指定“專用面料生產企業”、奧地利蘭精公司天絲全球聯盟核心會員、美國WAL-MART(沃爾瑪)公司、KELLWOOD(凱爾伍德)公司指定的供應商。公司印染布和服裝類產品出口獲檢驗檢疫綠色通道特權,獲得山東省“免檢企業”、“濱州市(地區)質量管理獎”等榮譽。
3.2運作管理
3.2.1 以滿足高端用戶需求為產品質量設計輸入公司作為面向全球市場的紡織品生產企業,嚴格的質量保證是生存的基礎。因此,公司注重對顧客個性化需求的識別,通過生產訂單評審將顧客需求轉化為可實現的質量設計和過程控制要素,使顧客需求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3.2.2 實施內部工藝設計,產品按內控標準出廠
公司嚴格按照用戶訂貨標準進行內部工藝設計、原材料準備、過程質量監測,制定高于訂貨要求的內部控制標準,在物理檢測、化學檢測、功能性檢測等方面,按照波動范圍更小的內部精準控制范圍進行出廠檢驗把關,確保交付用戶的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3.2.3 過程數據真實性保障
公司在保證過程控制數據的真實性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
3.2.3.1 設立產品質量管理工作職能部門和專人負責制,成立質量誠信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建立領導責任制;由質量總監全面負責質量管理工作,下設質量部具體執行質量管理。
3.2.3.2 建立質量通過建設數據自動采集系統,減少數據的人為干預。在進料檢驗、生產過程檢驗、成品檢驗環節實施ERP質量管理,使各質量檢測數據全部在線,通過公司有效的信息管控授權查詢,大大提高了生產檢測質量把關及檢測信息反饋的工作效率。
3.2.3.3 倡導誠信文化。公司始終堅持以“高品質紡織品的締造者”為使命,將質量管理納入公司員工征信系統,定期進行評價,并與績效工資掛鉤。
3.3 堅持誠信經營
3.3.1 信用記錄公司在生產經營中,始終按照規定,按時足額交納稅金,未有偷稅、漏稅、騙稅的不良行為記錄,有規范嚴格的賒銷和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組織管理體系健全,未發生被工商、海關、銀行、稅務等政府部門的通報或處罰。
近三年來,公司多次獲得國家和省政府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頒發的質量獎勵。主要獲獎情況見下表:
獲獎名稱 | 頒獎部門 |
中國印染行業“十佳”企業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
海關AA類管理企業資格——認定。 | 中國海關 |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實踐示范獎 | 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 |
中國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十大品牌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
中國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知名單位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
中國紡織行業和諧企業建設先進單位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
中國印染行業企業文化建設杰出單位 |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 |
全國紡織行業經濟效益百強企業 | 國家統計局 |
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 山東省工商局 |
全國售后服務十佳單位 | 中國商業聯合會等 |
售后服務特殊貢獻單位 | 中國商業聯合會等 |
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 | 山東省科技局、山東省知識產權局。 |
AAA企業 | 中國建設銀行山東分行 |
山東省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十佳企業 | 山東省紡織行業協會 |
特級明星企業 | 濱州市委、市政府 |
市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授予。 | 濱州市工商局、市企業合同管理局 |
3.3.2 社會責任
公司以“安全是天、環保是命”作為生產的座右銘,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各項排放標準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加大安全生產投入,通過改善生產環境、改善勞動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推進公司安全穩健發展,躋身“中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示范企業”、“中國紡織行業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山東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行列。
3.2.2.1 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
公司擁有多項國際先進印染、后整理生產設備以及自動化及在線監測控制技術,實現網絡在線管控,采用“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和“CFM自動凈化處理技術”等新技術、新工藝,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目前公司的廢水100%達標排放,中水回用達到60%,年節約新鮮用水300萬噸,真正實現了“綠色華紡”,獲得的獎項如下:
獎項頒布單位 | 獎項內容 |
國家“十一五”節能技改專項資金項目 | 余熱利用節能技術改造項目 |
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 | 少水節能新型冷軋堆染色技術的產業化開發 |
山東省科技計劃政策引導類項目 | 國內領先的印染廢水處理設施 |
ITS | 產品碳足跡證書 |
山東省科技廳 | 山東省印染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聯合表彰 | 全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優秀企業 |
山東省經委 | 省級節能先進企業 |
3.2.2.2 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公司在推進“人文華紡”和“家文化”建設基礎上,重視公益事業,關系慈善事業,有計劃地開展公益捐助、抗震救災等活動,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山東省勞動獎狀”、濱州市紅十字會授予“援川抗震救災工作突出貢獻獎”,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濱州市紅十字會授予“紅十字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主要公益支持項目如下:
項目 | 活動 | 目標 |
賑災救助、慈善捐資 | 公司先后向汶川、玉樹等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達千萬元;2015年起,每年向慈善基金捐贈本金1000萬元 |
1、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奉獻自己的力量 2、培養廣大干部群眾和職工責任心,對國家、企業、家庭充滿感恩。 3、激發廣大青年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激情。 |
扶貧助殘、慈心一日捐 | 公司主動參加和組織扶貧助殘、慈心一日捐、捐助“希望工程”等活動 | |
成立“領航時代”志愿者團隊 | 每年向社會提供志愿服務5000多小時 | |
成立“劉海霞愛心工作室” | 先后多次救助四川、西藏等地貧困兒童,走進社會福利院獻愛心、結對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
4.質量管理基礎
4.1 企業產品標準
4.1.1 標準化建設概況標準化建設是公司質量管理基礎工作的重要部分,公司以質量部為主線,建立了標準化委員會,統籌策劃企業的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工作包括產品檢驗標準、來料檢驗標準及公司認證驗廠標準三大部分,分別歸屬質量部、分公司整裝車間、運營技術管理及工程部相關部門實施。產品檢驗標準包括產品標準、檢驗方法標準;來料檢驗標準包括坯布標準、染化料助劑標準、物資檢驗標準等;認證驗廠標準包括各管理體系標準及重要客戶驗廠標準等。
4.1.2 產品標準體系
公司始終堅持以滿足客戶需求為質量管理目標,具備國際及產品指定國家先進標準、國家標準及內控標準生產能力,能隨著市場變化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公司生產的服裝、家紡面料及成品,采用國標(GB)、國際標準(ISO)和國外先進標準(AATCC、ASTMD、JIS等)訂貨和組織生產。
公司制定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標準體系的長遠規劃,以同行、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為基準,根據企業快速研發新產品的需求制定超越國標、國際先進標準的企業內部標準,持續保證產品標準水平達到同行業頂尖水平。
公司產品質量管理從源頭供應商抓起,到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均制定有企業內控標準,全面實施ERP質量檢測數據在線信息管理系統,堅持不合格產品不流入下工序的質量把關原則,保障下機產品質量的符合性。
4.1.3 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
公司多年來與市場質量需求同步發展,不斷研發新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為規范行業內標準化執行、規避因質量分歧帶來的壁壘,公司每年派出標準專家定期參加標委會組織的標準審稿及標準改進專題會議,先后參與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審核及改進工作。
依據產品最終用途及銷售地法規,以ISO、AATCC、ASTMD、JIS等國外先進標準為參照,主導起草或參與多項紡織面料國家及行業標準。由公司主導起草、參加制修定并已正式頒布的國家及行業標準如下:
序號 | 標準名稱 |
標準 類型 |
標準編號 | 制定/修訂 | 發布時間 |
1 | 大豆蛋白纖維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15-2009 | 制定 | 2009.11.17 |
2 | 萊賽爾纖維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14-2009 | 制定 | 2009.11.17 |
3 | 錦綸、棉交織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18-2010 | 制定 | 2010.8.16 |
4 | 棉粘混紡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24-2012 | 制定 | 2012.12.28 |
5 | 粘膠纖維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04-2014 | 修訂 | 2014.12.24 |
6 | 棉冷軋堆染色印染布 | 行標 | FZ/T14034-2016 | 制定 | 2016.4.5 |
4.2 計量管理
公司建立健全了計量管理制度,計量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建立了以副總經理為主管領導,以熱力分公司為主管部門,各車間計量專職人員分管的計量管理網絡,具體負責公司的計量管理工作。建立了《計量管理手冊》、《計量管理程序文件》、《計量管理制度》等文件,對計量器具從入庫驗收到建賬、使用、周期檢定、標識、維護等各方面進行了規范。定期根據計量器具變化情況,對計量器具臺帳進行修訂,保持系統的動態管理。參與了國家標準GB/T29452-2012《紡織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的起草工作,建立計量保證體系,確保計量數據的準確,為促進生產過程控制、質量檢測監控提供了可靠依據。
完善組織領導體系,強化能源計量管理措施。公司始終堅持“節能減排、計量先行”的原則,不斷健全組織結構、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強化能源計量器具管理,獲得山東省“計量合格確認”資格(見證書)。充分利用計量數據,挖掘企業節能潛力,通過多年來制度的運行與現場管理的加強,逐漸起一整套能源計量系列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體系。
4.3 認證管理
近十幾年以來,公司依據自身發展戰略建立各項國際化標準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完善運行至今,各項管理體系有效結合,形成紡織行業領域內非常少見的成熟運行“三合一”(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四合一”(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管理體系的企業管理運行模式。同時,公司根據國家倡導紡織印染行業清潔生產、節能降耗、低消耗低排放等發展理念,結合產品出口國環保法規標準要求,取得碳足跡認證資格,2015年建立了系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獲得認證資格。
明細清單如下:
證實性材料名稱 | 取得時間 | 頒布部門 |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2002年 |
方圓認證有限公司 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2002年 |
方圓認證有限公司 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2003年 | 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2012年 | Bsi |
碳足跡認證證書 | 2014年 | ITS |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2015年 | 中知(北京)認證有限公司 |
4.4 檢驗檢測管理
4.4.1 產品檢驗檢測基礎設施承擔著產品質量理化檢驗任務的華紡檢測中心,目前配備日曬儀、分光光度計、萬能強力機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儀器共計147臺(套)的綜合研發檢測能力,是具備國際化操作水平的紡織行業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1月加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網絡,被命名為“紡織工業(山東)家用紡織品檢測中心”。依據CNAS/CL01:2006(ISO/IEC 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運行實驗室標準質量管理體系,于2009年1月23日獲得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
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印染產品開發基地、山東省短流程印染實驗室和山東省印染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于2016年成立的華紡工程技術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配置了國際先進的研發、中試、檢測等設備,為技術創新項目的研發提供基礎保障。
4.4.2 產品檢驗流程
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和產品用途不斷細化和明確出廠產品質量檢驗標準和判定細則,確保客戶最終質量要求的確認和滿足。從原材料檢驗開始,到生產各個工序環節,均設置檢驗區及檢驗任務,根據訂單要求制定產品質量跟蹤制度。各工序采用全檢外觀檢驗和抽樣理化檢測,生產內部自檢控制和相關職能部門專檢相結合的方法。成品的內在質量的檢測抽樣由各分公司成品全檢,車間按產品標準、協議的要求取樣和送樣,檢測中心根據合同訂單規定的檢驗方法標準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單。成品外觀質量的檢驗由成品檢驗人員依據產品標準、檢驗細則進行抽樣檢驗。有特殊要求產品的質量檢驗,按各工序承擔的生產質量分工對全部操作過程進行監督管理,保證監督檢驗記錄、信息反饋記錄的全面、準確。
5. 產品質量責任
公司積極響應省市質監局的要求,主動承擔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在上級質監部門領導下,圍繞“質量華紡”積極展開相關質量活動,在技術創新、質量控制和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具體如下:5.1 產品質量承諾
5.1.1 產品質量水平自導入卓越績效和精益生產以來,“質量華紡”成為公司愿景內容之一。全體員工愛崗敬業、不懈進取,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先后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確認為“打假扶優重點保護企業”,被山東省工商局評為山東省“免檢企業”,被濱州市質監局授予“濱州市(地區)質量管理獎”等。
近年來,公司從滿足顧客需求出發,建立了企業內部執行標準,參照家庭水洗的要求制定熱水浸泡牢度標準,通過不斷試驗摸索制定漂白PH控制標準,實施產品質量指標的持續跟蹤、對比和改進,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由于實行了嚴格的控制、檢驗,公司交付用戶的產品在色差、印染效果、手感、物理指標、包裝質量等方面始終保持穩定,達到并超過用戶訂貨標準的質量特性水平。
5.1.2 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
2014年-2016年,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公司產品進行了9次監督抽查,檢驗內容包括: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指標、常規理化指標,主要是甲醛含量、PH值、異味、水洗尺寸變化率、斷裂強力、色牢度能等四方面,檢驗合格率100%。多年來,未發生過重大質量違規違法行為,未發生過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重大質量投訴等事件。
近三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如下:
抽查時間 | 產品名稱 | 抽查類別 | 抽查部門 | 抽查結論 |
2014.4.11 | 棉印染布 | 定期監督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4.4.11 | 精梳滌棉混紡印染布 | 定期監督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4.4.11 | 精梳滌棉混紡印染布 | 定期監督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4.4.11 | 棉滌混紡印染布 | 定期監督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4.12.1 | 純棉印染布 | 市級監督抽查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4.12.1 | 滌棉混紡印染布 | 市級監督抽查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5.9.15 | 棉印染布 | 市級監督抽查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5.9.15 | 滌棉混紡印染布 | 市級監督抽查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2016.8.12 | 滌棉印染布 | 市級監督抽查 | 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 | 合格 |
5.2.1 產品售后管理
公司與戰略合作客戶緊密聯系,通過電話、郵件、微信多種方式對發貨產品的質量情況進行跟蹤落實,強化“客戶至上”的服務意識,及時解決產品問題。
5.2.2 產品投訴處理
制定關于被預警、召回、降價、索賠、退(換)貨等方面的管理標準,由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具體辦理,具體業務流程是:業務員提報→服務中心審核→質量部檢驗落實→營銷業務處理并反饋客戶→責任部門改進→服務中心跟進監督并向當事業務員反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處理系統,保障客戶投訴能及時有效處理。
5.2.3 客戶滿意度調查
公司每年主動展開兩次客戶滿意度調查,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信息,不斷調整,達到客戶滿意。
附:2015年下半年與2016年上半年客戶滿意度調查對比圖。
5.3 企業社會責任
5.3.1 科學發展
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擔負著增加稅收和國家發展的使命。公司不斷創新發展,為國家印染行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了有益經驗。公司共申報專利61項,授權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具體如下
獲獎項目 | 獲獎內容 |
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山 | 東省科技局、山東省知識產權局 |
濱州市專利獎一等獎 | 一種泡沫染色體系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國家外觀設計專利七項 | 華紡上海英儂紡織有限公司的七款花布圖案設計新品 |
國家發明專利 | 棉滌織物冷黑染色工藝等 |
第五屆山東省科技情報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棉型織物低溫漂白關鍵技術 |
國家工信部 | 全國首批印染準入企業 |
國家重點新產品 | 天絲/羊毛/棉混紡織物高檔面料 |
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 | 節能減排冷軋堆染色技術的產業化示范項目。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 | 紡織品低溫前處理關鍵技術(一等獎),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染整技術及產業化開發(三等獎)。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項目 | LOYCELL綠色纖維織物生物染整新產品,棉/麻生物前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滌棉工裝高牢度功能化整理面料的產業化開發及應用。 |
濱州市科技進步獎項目 | 多功能整理天絲滌休閑面料的新技術及產業化開發,真蠟產品珠光粉印花技術的產業化開發 |
人力資源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力量。公司注重人才建設、人文建設,不斷豐富“人文華紡”的內涵。公司躋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的“山東省工人先鋒號”,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的“濱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守法誠信A級單位”,山東省創建幸福企業調查評議組委會和《山東工人報》社聯合評選的“山東省創建幸福企業示范單位”等行列。
公司內部設有職工大學,讓員工在學歷教育上有新的提升,為員工成長、成才添加動力。截至目前,在職員工完成專科以上學歷提升460人,專科以上在讀220人,先后被評為“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先進單位”、“濱州市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第三批企校共建工科(本科)專業推薦目錄”和“山東省企業實習實訓基地”。
建立普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結合公司薪酬管理體系和績效管理機制,為人才的職業晉升和調整做好規劃設計,通過人才的職業晉升達到公司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公司擁有副高以上職稱22人,聘任中級工程技術人員213名,專業設計人員126人,工人技師350人。
公司每年組織一次職工免費體檢,及時了解職工健康信息。自2005年以來發布實施《關于關愛員工的若干規定》囊括諸多關愛員工的內容,員工非因工住院自負部分給予補充性報銷、開展“金秋助學”、40周歲以上員工生日送關愛等,形成了系列“套餐”。
服務項目 | 服務內容 |
濱州市唯一實行內部救助性醫療報銷的企業 | 公司對非因公住院治療的員工,根據年齡段按50%-80%的比例給予救助性報銷,對確定患有慢性病的員工,按月對門診費用進行定額報銷;實施十年來,惠澤員工1050人次 |
心田工作室 | 開展員工心靈關愛、心理健康輔導、心理咨詢服務等,引導員工樂觀向上,奮發進取 |
全國職工書屋 | 為職工業余時間提供精神食糧。 |
5.3.3 安全生產
公司建立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推行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2008年通過紡織行業安全標準化二級企業審核,2014年復審合格,管理上以安全標準化為導向,在執行中不斷完善,形成了全員參與踐行的安全管理氛圍。實施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制度,成為山東省首批兩體系建設標桿企業。
公司制定了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體系,全員參與危險因素辨識并制定雙重預防機制,嚴格執行工作票和作業票專項管理規定以及徒手作業人員行為規范等“安全技術三規”,以及《安全生產標準化作業區標準》、《安全生產標準化班組考評標準》、《有限空間安全管理制度》、《防范感應電的安全規定》等。
公司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有關法規、職業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并通過加大落后工藝及設備設施改造力度、強化職業危害治理過程控制,多措并舉消除職業危害,并實施年度全員健康和職業健康體檢。
公司根據各部門實際制定了綜合、專項和現場處置應急救援預案,每三年修訂一次,到濱州市安監局備案,并定期開展全員參與的應急演練活動,有效提升了全員應急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防止重大安全、職業健康危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第三部分 報告結語
未來展望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為公司和員工樹立起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愿景,指引公司和員工朝著共同的方向邁進。總體上,公司努力成為一家以人為本、質量過硬、科技創新、品牌卓越的現代化企業。進一步實現全球視野,以濱州為產品研發、生產基地,保證公司持續穩定發展;以美國、歐洲為國際研發中心、品牌創新中心,準確把握國際最新市場動態,跟進和引領時尚潮流;以越南、埃塞俄比亞等為新興生產基地,優化產品結構,穩定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繼續體現“一體兩翼”的戰略布局和“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突出主業,實現以印染為主體,包括棉花、紡紗、印染、功能整理、服裝、家紡成品、分銷、研發創新、品牌開發等全產業鏈的綜合性紡織企業。其中華紡本部實現印染布產能3500-4000萬米/月,家紡成品產能6-8億元/年。銷售收入達40-42億元,進出口達5億美元。與此同時,以轉換思維為引領,在戰略層面上推動質量建設、技術創新,實現發展少水及無水印染新技術、研究棉/錦綸、滌綸/竹纖維、聚乳酸纖維、黏膠/亞麻等新型面料的多方面突破,全面提升公司的質量優勢、技術優勢和開發創新文化。培訓質量、技術隊伍及研發人員,建立國際化專業水準的研發團隊,鞏固人才優勢。加強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印染產品開發基地、山東省短流程印染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加強品牌的培養與發展,不斷開拓市場領域。推進“走出去”發展布局,在越南建設年產5000萬米高檔服裝面料項目,提高公司的創新能力、市場應變能力和綜合盈利能力,促進公司快速、健康發展。
兩翼為翅,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以互聯網為一翼,通過互聯網+、企業ERP管理系統、智能制造、現代物流管理系統、OA現代辦公系統、分銷網絡系統等具有華紡自身特色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互聯網系統,實現公司的現代化轉型升級。使得華紡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中能夠如魚得水,走在同行業的前列。以資本為一翼,有效利用華紡上市公司的平臺,通過定向增發、短融、項目貸款、投資農商行等各項運作。一是拓寬了公司的融資渠道,降低了融資的成本;二是能夠取得相當的投資收益,增加公司的影響力;三是可以積累在金融領域的投資和管理經驗,提高公司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的能力,也有助于豐富公司的經營結構和拓展業務領域,為公司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大做強奠定基礎。
公司將以執著的“工匠精神”堅守使命,以專注的態度恒心創造,凝聚力量,建設華紡百年基業,探索改造傳統產業的新經驗,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
(責任編輯:news)